梯級:

自動梯的最重要部件便是梯級,它的上方(踏板)為有坑紋的金屬,以配合梳齒板,防止抵達終點時攝著物件。而前方(踢板)則為弧面的金屬,大部份都有坑紋。底部的支架(基部)有輪子,以使能在軌道上行走。因每條自動梯都有著數十個,甚至數百個梯級,所以它務必有著輕巧而耐用的特點,否則既耗能源亦加速老化。

梯級的闊度一般有0.6米(1人)、0.8米、1米(2人)。而梯級的基部可分為三個基距,短基距可縮減整條自動梯的體積,長基距則可使梯級更平穩。一般的自動梯則用了中基距,在兩者間取得平衡。

為使梯級保持一穩定的水平面,固此底部的主輪及輔輪分別在不同導軌上行走,如下圖:

一般自動梯運行速度約為0.5m/s,越快的自動梯,其緩衝區必須越長。
自動梯的傾斜度最高為35度,普遍為30度。傾斜度少於30度的自動梯,最高速度為0.75m/s,而超過30度的自動梯,最高速度為0.5m/s。
常見的自動梯速度為0.5m/s、0.65m/s、0.7m/s。在30度傾斜的自動梯,配以0.5m/s的梯速下,每秒使用者能上升 / 下降 0.25 - 0.28m。
摩打:

梯級需要摩打作驅動,而且摩打亦能驅動扶手帶。
在短行程自動梯中,摩打大多在自動梯的上端;而在長行程自動梯,摩打可在自動梯中央、或由多個摩打分佈在不同位置組成。
扶手帶:
扶手帶為自動梯的重要安全設備,能確保乘客站在梯級上的安全,防止失平衡時造成意外。
它使用了橡膠及由綱絲編織的網狀物造成,而扶手帶的導軌則夾在玻璃上,或附在重型自動梯的金屬上。舊式的透明側板扶手帶比較闊,是因為自動梯多由外國引入,遷就了外地人的手形,加上導軌底下加上了光管,所以較笨重。而最新型的扶手帶因技術改良而較幼,故更美觀,並開始廣泛使用。

因扶手帶必需緊貼於導軌上,且需有效傳遞由梯級摩打的轉動力,所以需要張緊輪及壓滾驅動輪,它們的佈置如下:

|
|
自動梯的張緊輪和壓滾驅動輪(攝於一拆卸中自動梯) |
轉向輪組(攝於一維修中自動梯) |
而接駁扶手帶則需用特別的儀器。

有廠商近來在扶手帶上封上廣告膠膜,既能使沉悶的扶手帶添上色彩,亦能收宣傳之效,詳情可參閱扶手帶廣告 。
支撐結構:
由於自動梯需同時運載大量人流,支撐結構便顯得格外重要。
一般來說,支撐皆用上了金屬結構,而長程梯更會用兩層的結構以抵抗更強的負載。而部分鐵路車站的自動梯更會在自動梯底部裝有樓梯,以供維修人員更方便地工作。

梳齒板:
梳齒板裝設在梯級與出口的邊界,以使鞋子能安全地通過出口,防止卡住。它可用塑膠或金屬製成,塑膠梳齒板因梳齒較細,所以更為安全,缺點是較易破損,反而更不安全;而金屬梳齒板則較為耐用。

裝飾燈:
舊式裝飾燈設於扶手下,既不美觀亦為扶手帶來熱力,新的自動梯多不再採用,而是把裝飾燈設在其它地方。
例如,在太子始創中心的自動梯旁擺放了變色的LED燈,使外貌更美觀。一些商場自動梯如旺角朗豪坊的四條通天梯的毛刷上方,裝上了一棧棧燈泡,使梯級產生了彷波浪的燈光。
而在屯門市廣場,有一自動梯的旁邊裝上了一大批LED燈,使電梯外殼更千變萬化。

朗豪坊的自動梯

屯門市廣場的自動梯
節能裝置:
為了省電的目的,自動梯可裝上時間制及感應器,在一段時間無人使用後自動降速或停機,以節省能源。
特別的自動梯:
三菱電梯研發出弧形自動梯,其支架、梯級皆與普通自動梯有分別,詳情請參閱弧型自動梯。
而在中環半山自動梯中,有一條自動梯,其傾斜度少於普遍的30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