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降機外門,即位於每個層站上的門,用以隔開升降機井道和大堂,防止意外發生。
無論任何機種、年代,外門設計都大同小異。

外門基本構造
部份構件與內門相同:
1.門頭組
門頭組(俗稱門頭)包括了門路軌、門纜、門纜轆、吊門板等。
新升降機要安裝門口時,門頭組為最先裝上的裝置,並且調較需得宜,才令以後的運行更順暢、更易微調。
1a.門路軌
門路軌有如升降機導軌,限制開門的範圍,路軌側面固定至門頭組,上、下均有門轆通過。其橫切面頂部分為方形或弧形,但實際大同小異。
1b.吊門板、吊門轆、橋底轆
吊門板為連接門板與門路軌的部份,與門板分開,使得更換和調較機門有較大彈性,亦方便安裝。
吊門轆在門路軌上行走,承受整塊門的重量,其形狀為坑形,防止運行時甩出。良好的吊門轆和門路軌能使門運行順暢,可是因吊門轆經常運作以及很受力,比其他部件壽命較短,約數年便需更換。
橋底轆在門路軌下運行因而得名,其主要作用為緊貼門路軌,防止機門意外地上移或被外力撞擊時,吊門轆甩離軌道釀成意外。因橋底轆不是受力部件,故體積細小並且沒有坑道。

從側面看看門路軌與門轆
2.拉也片、門板
門板覆蓋整個出入口,與吊門板連接,它們透過螺絲連接,並在當中攝了數塊薄薄的拉也片,以調整門板斜度。常見的「A字門」情況也能從此解決。
薄薄的門板通常有支架支撐,以乎合法例對門板強度的要求;消防升降機的門板更會有厚厚的防火物料在門上。
3.門腳、地坎
門腳組件由中間的金屬、與下半部外圍的塑膠組成,門腳連接門板底部,並在地坎上滑動。
金屬部份有效防止因外力碰撞而致門板甩出,塑膠則減低噪音。因塑膠部份易磨損,引致門板前後擺動,故應在損蝕時更換。
地坎(俗稱地砵)為坑狀金屬,裝在門口的底部,與門路軌一樣限制門板移動方向和範圍。
外門獨有部件:
1.自動關門裝置
法例規定外門必需設有自動關門裝置,以確保外門在非平層時被打開後,能不需電力而自動關上,保障安全。
自動關門裝置能透過彈簧或鐵塊(墜鉈)實行。
左:彈簧直接帶動 中:粗彈簧由機械傳動 右:鐵塊
2.外門鎖、解鎖裝置
外門鎖由機械鎖、電器鎖組成,並多附有解鎖匙孔。
機械鎖包括固定於門頭的勾、門上可活動的門勾。在門緊閉時,活動勾因地心吸力而扣上,以機械方式防止外門被打開。
電器鎖由固定於門頭的一對觸點,及門勾上的導電板組成,於門勾鎖緊時通電,確保升降機於外門意外打開時不會運行。
若門板不只一塊,必需於剩餘的門板裝有輔助閘鎖。
外門的解鎖裝置為門轆,附於門勾上,與內門門刀結合以開門。(運作情況見後節)

3.手動解鎖匙孔
解鎖匙孔用以手動打開外門,讓維修人員進出機頂或井底,在困人時亦用作放人之用。
匙孔設計難以讓常人打開,防止意外發生。
舊有升降機可能只有頂/底層設有,並且有不同形狀,如S/T/Y形、細孔、扁型、坑形等。
現時本港新升降機所有層站統一採用三角型鎖匙及匙孔,而且消防員都備有不同種類鎖匙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