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交流電動機轉速以輸入電動機的極數控制,並不能提供順滑的調速效果。
80年代,半導體技術使電壓及電頻率控制變得容易。半導體的效率很高,能量損耗少,更能配合負載及電動機轉速調節供電,例如在起動時逐漸增加低頻率的電,以減低起動電流;而在均速時,也只需少量電流以維持轉動。
惟一的缺點,可算是半導體調頻時,會傳出不同的高頻聲音。
在電梯界,調壓調頻調速的控制,必需在控制櫃內裝設驅動器(Drive),而驅動器的主要元件為「絕緣柵雙極電晶體(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, IGBT)」。此技術也廣泛應用在需要調速的設施,如冷氣、鐵路等。
利用調壓調頻調速控制,系統運作變得以電腦為主,控制部份的機械操作減少,可靠度提升,廠商可以透過更新軟件來改善升降機運行情況。
然而,驅動器始終都是電子元件,在使用數年至十多年左右,便有機會故障。由於各廠商的系統均不盡相同,因此若出現故障,便有機會需更換驅動器,非原廠保養較難做到。
另外,現時的驅動器,已能夠因應負載和運行程況(例如減速),將動能轉換為電能,送回大廈供電網絡。

奧的斯"Regen"驅動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