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接驅動(DOL)
直接把大廈三相交流電力輸入至交流曳引電動機,為最直接驅使電動機全速運行的方法,但除單速機外,在平層時需減慢速度以增加舒適感和平層準確度。
早期要在合理成本下改變交流電的頻率,只可在電動機的結構上著手,利用不同的接線方式,接到電動機的不同端子,改變其極數,極數越多則速度越慢。
不論其接線方法如何,總不能做到如直流電動機的順滑的調速效果,為了增加順滑感,有此升降機會在電動機上裝上大型飛輪以提高轉動慣量,延長加減速的時間,但運作成本和損蝕會增加。
由於升降機停站需要一定準確度,速度選擇越少,在維持平層準確度下,載重量和速度便不能高。
以雙速機為例,其運作原理是,起動時先選慢速再選用高速或一次過選用高速,開動升降機,到達層站時,轉用低速,直到在對準地台時,「主繼電器(大拍)」斷開,並以「制動器(迫力)」把升降機制動停下。
停機一刻的舒適度和平層準確度則取決於升降機的設計及維修質素,故此各牌子各年代產品有不同效果。
由於啟動和停層主要由「制動器」和「主繼電器」控制,當時客量、「制動器」和「主繼電器」的損耗程度、以至天氣(如溫度、濕度),均會影響平層精準度,甚至有數厘米的距離。
有些升降機因而設置自動或手動的修正系統(再平層系統)。
調壓調速(ACVV)
80年代中開始,部份交流電升降機在供電予電動機的電路,利用電路板和變壓器等原件,使升降機的加減速變得平順,而且制動器只在升降機停定後才放下(就如直流控制般),故已經不再是平層系統一部份。
與後期的調壓調頻調速(VVVF)最大分別,是調壓調速只能做到按預設的加減速率調速,平層精準度仍要靠選層器控制何時開始減速。故不少調壓調速控制的升降機速度和加減速度,有短行程(一層)和長行程(兩層或以上)的分別。
比直流電動機優點:
無需經過電流轉換過程,減少能量散失 部件減少、沒有碳刷,壞機頻率和保養複雜程度低 寧靜
|